新华社柏林10月4日电 专访: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创新速度感到欣喜——访德国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彼得·莱尔
新华社记者车云龙 单玮怡
“我们对中国市场在创新方面的快速发展感到十分欣喜。”德国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彼得·莱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创新速度有助于采埃孚集团持续发展与提升。
莱尔说,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采埃孚凭借技术实力和本地化战略,成功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创新步伐保持一致。他介绍说,采埃孚轨道业务覆盖从传动和安全系统,到数字解决方案及底盘零部件等多项技术产品,而这些轨道领域产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逐步进入中国市场。
莱尔回顾道,采埃孚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在中国开展业务,涉及乘用车、商用车和公交车等领域,并于2014年进入中国高速列车和地铁产品供应市场。他表示,采埃孚深度实施本地化战略,在中国开展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并与本地合作伙伴紧密协作,为轨道和公共交通以及电动汽车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
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采埃孚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0多个生产基地。集团2023年财报显示,这家企业的中国市场销售额再创新高,达到81亿欧元,同比增长5.2%,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区业务约占集团全球业务的四分之一。
莱尔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采埃孚在中国市场看到更多业务拓展机会。“我们将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既包括研发领域,也涵盖新技术的本地化生产。”
他认为,自动驾驶是全球交通领域的重点研发方向,也是采埃孚与中国客户的合作重点。中国在交通领域的电动化和可持续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正朝着全球技术领导者的方向迈进。
他说,在日前举行的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采埃孚与多家中国客户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预计,未来几年里,采埃孚将与中国企业在轨道交通、公交技术以及商用车等领域共同实现超预期增长。
来源:新华网
专家解读:老年人感染新冠,出现哪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一票难求!艾热AIR、王以太“太热象限”演唱会爆火售罄再加场
《中国乒乓》校园路演直面“00后” 戏里戏外高燃热血共赴“青春之约”
电视剧《三体》展现中国式硬科幻的影像魅力(图)
《人生之路》播出致敬经典记忆,陈晓李沁领衔直面命运曲折
《忠犬八公》成功本土化,拍出城市和家庭的离合变迁
《长月烬明》: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码表达
《平凡之路》5月3日开播 郭麒麟金晨演绎打工人“奋逗”日常
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提升
情侣凑钱买房后涨4倍,女方分手时只还购房款,法院这样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