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8月26日刊登题为《卡玛拉·哈里斯,欧洲人的幻想?》的文章,作者是热雷米·加隆。文章摘编如下:
当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前景在欧洲各国首都掀起恐慌浪潮时,哈里斯的势头现在让人松了一口气。与她的共和党对手相比,哈里斯似乎更理性、更少反复无常。但欧洲领导人如果得出结论认为,他们将能够继续躲在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并再次避免他们对跨大西洋关系所设想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则是既不负责任,又错误的。
首先,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事实,即拜登的总统任期标志着美国由与欧洲有着密切联系的领导人领导的时代的尾声。曾经的美国总统和高级官员们在冷战期间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而且他们的家庭都与欧洲有渊源。对他们来说,跨大西洋关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现实,而是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相反,现如今,只要到国会、国务院和华盛顿各权力机构里走一走,就会意识到,对今天的美国来说,欧洲不再是重心。哈里斯现在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与我们大陆的关系更加理智,因此也更加疏远。
其次,如果认为哈里斯的当选会使欧洲免于承担独立的地缘政治参与者的义务,那将是幻想。诚然,拜登的基调和方法与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截然不同。但是,其经济和贸易议程也成为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的牺牲品。在空客与波音冲突、钢铁和铝产能过剩以及对数字巨头征税等问题上,跨大西洋争端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哈里斯将和拜登一样,受制于工会和民主党左翼,甚至更甚于拜登。一旦当选,她将继续推行大规模的工业补贴政策,这些政策既耗资巨大又具有保护主义色彩。
安全方面,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是巨大的,但这不应掩盖一个事实:民主党和共和党目前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在于认为对美国构成生存挑战的并非俄罗斯而是中国。美国不再有能力同时打两场大仗。因此,许多美国领导人认为,美国应该把力量集中在一个战场。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入主白宫,只有欧洲人必须为其家门口日益增长的威胁找到答案。
2016年,特朗普的当选引起了轩然大波。可悲的是,八年之后,欧洲人却未能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如果当选,哈里斯将为欧洲人带来基辛格所认为的加强跨大西洋联系的基本要素:信任。但是,如果欧洲人将这种信任关系视为不在经济和安全方面作出努力的新理由,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欧洲要再次成为国际舞台上的自主参与者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就必须在经济和安全方面作出努力。(编译/林晓轩)
来源:参考消息网
《少年歌行》编剧周木楠:希望每个有江湖梦的人都爱看
《卿卿日常》温暖告别 热度口碑“高开疯走”见证暖冬爆款“小日常”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曝花絮 邓超挑战左手练球
《浮图缘》官宣加更 今日起每晚连更两集
《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曝剧情预告,黄渤梅婷诠释中年生活图卷
酷狗TMElive推出蔡徐坤线上演唱会 解锁不一样的KUN式魅力
电影《保你平安》发布“我叫魏平安”导演特辑:导演大鹏对演员大鹏很严格
影力波 | 两部动物电影来袭,“大黄”和“赤兔”们的命运为何引热议
发布会秒变动物园 《破事精英2》带你快乐度假
盐城市商务局回应招商会找“外国人群演”参加传闻: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