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除了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之旅,当下也正是国内暑期游的高峰。这个暑期,全国多地备足“文旅大餐”,避暑游、文博游、乡村游丰富多彩,夏日经济活力四射。
旅游新风尚 “入乡随服”带火特色旅游
在吉林延吉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区内,朝鲜族生活场景吸引了很多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拍照打卡,这也带火了当地的旅拍市场。
记者了解到,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区目前日接待人群在2万人左右,体验服装人群占比在70%以上。6月以来,这里每天都能接到50到100单左右的旅拍订单,店里的摄影师和化妆师出现了紧缺。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穿上民族服饰、深度体验民俗文化是热门玩法,“民俗旅行”的搜索量同比增长80%。北京、延吉、泉州、西双版纳、西藏成为民俗服装体验的热门城市。
周一不闭园 暑期北京市属公园全面开放
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为满足旅游需求,方便游客安排出行计划,自7月15日起至8月31日,北京各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取消周一文物古建院落、园中园、博物馆闭园、闭馆的规定,全面开放接待市民游客。
海南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满足文旅市场需求
暑运期间,海南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前来。第二期“机票即门票”2024年海南旅游消费券于7月1日起正式发放,游客可凭飞往海南的机票,领取当地29家景区首道门票入园的优惠。在此基础上,附加“免税购物消费券”“酒店住宿特惠”“出行优惠”等诸多权益。 此外,海南还推出了12条各具特色不同主题的精品研学线路,从自然、人文、美食、科技、赛事等方面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
“小城旅游”成风尚
最新数据显示,小城游、小镇游成为文旅市场的新风尚。
据了解,山东荣成依靠滨海游持续火爆,这个常住人口只有71万人的县级市,每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除了小城特色游,还有商圈购物游,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 除了海内外批发商,还有不少游客的身影。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县城旅游”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527%,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
来源:央视网
百货小店也有“大市场” 即时零售打造城市消费新业态
国合会COP15“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主题边会成功举办
倪妮《如梦之梦》首演剧照释出 身穿旗袍古典有风情
银河冲浪手2023「浪里浪气」全国巡演启动,迷幻摇滚畅游浪漫银河
《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热播,中年群像塑造都市剧精品
《前任4:英年早婚》杀青“前任”十年情怀 注入新鲜血液
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 约个“搭子”一起学习、健身、追星
“特种兵式吃喝”背后是大写的忧
“大学生掏鸟案”当事人将出狱 其父粉刷墙壁迎接
大连湾海底隧道刚通车就漏水?官方回应:消防管漏水,已恢复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