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失海外40年的“丰邢叔簋”平安抵京,重归祖国怀抱,此乃文物界一大快事,也把国人的目光,带到这类青铜器上——簋,为何物?
簋(音同:轨)在古时是餐具,用来盛装主食的,样子类似现在的深腹碗。其出现于新石器时期,最初为陶制,是百姓日用品。随着社会等级分化,簋逐渐具有了标志等级身份的作用:不再是个简单的“饭碗”,而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颂簋
青铜时代,铜簋和铜鼎是常用的礼器组合,出现在社交、祭祀、殡葬等重大活动中。鼎为炊器,主要是烹煮和盛放肉食,簋则是盛放谷类素食的,二者组合,有荤有素、有饭有菜,体现了古人的食谱搭配。
西周时期,等级森严。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鼎用阳数,簋在鼎的数量上减一。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
周王朝也经常举行各类赏赐活动,当时有位官员名叫利,得到了周武王赏赐的青铜,很是高兴。他用这稀有的材料铸成了簋,故名“利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名+器物”,是青铜器命名的一种方式。比如刚刚“回家”的丰邢叔簋,铸造者就是丰邢叔;再如,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颂簋,也是西周时期显赫贵族颂铸造的。
青铜出土千千万,怎样分辨其价值?关键在铭文,这是判定文物等级的重要标识。
铭文,简单说就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它记载了历史事件、古代知识等重要信息。丰邢叔簋的铭文中记录了“丰邢叔作伯姬尊簋”;口径不足25厘米的颂簋,其腹底部和器盖内部竟铸有100多字的铭文,介绍了“颂”受天子册命的过程,大意是颂受到赏赐后,立即跪拜、叩头,接受册命书。他出宫不久,又返回宫中,向天子献上玉璋表示感谢。颂卸任之后,为了宣扬天子的美德,同时也为了祭奠自己去世的父母,而铸造了颂簋。
值得一提的是,颂簋的铭文中有7项仪注,与传世文献中的记载基本吻合,对认识当时的礼制十分重要,“可抵《尚书》一篇,史料价值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些铭文甚至标刻了历史的界线,利簋就是一个经典例子。长久以来,学者一直对史书中的一些记载有怀疑,比如《史记》中描述武王伐纣时,殷商王朝竟然组织起了70万人的作战队伍。此数字是否太过夸张?到底何时发生?
好在利簋出土了,铭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大意是武王伐纣战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当天岁星正当中天。结合碳14测年法以及参照《国语》天象记录等,有学者精确推算出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悬案终告破,故利簋被称为镇国青铜器。
丰邢叔簋的铭文还提到了“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用”“永宝用”是青铜器铭文中非常经典的一句结语,在颂簋等铜簋中同样出现过,在毛公鼎等铜鼎中也可以看到。其含义是希望此器能够永世流传,后世子孙也一如既往地铭记和珍爱祖先的功德与荣耀。这也是商周时期人们“不朽”历史意识的体现。
在时间面前,也许没有什么物质可以永远传给子孙,但文化、精神是可以的。(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来源:大众日报
浙江出台省级元宇宙专项政策 3年产业规模超2000亿
《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云南旅游热:云南美食热度登顶,拍摄取景地搜索量涨50倍
唱作人公平全新单曲《拥抱明天》全网上线,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旅行音综《寻声而来》首播 探寻鼓浪屿式浪漫城市表达
《花琉璃轶闻》定档0315,徐正溪孟子义演绎别样古装轻喜爱情剧
《内幕》发布先导海报 郭富城任达华吴镇宇方中信惊曝洗钱黑幕
什么情况下,被打还手会被界定为互殴?
起底“食品诺贝尔奖”:交2.4万、获奖率可达90%,含金量几何?
分散性雷阵雨、短时大风、小冰雹……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多地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