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1日讯(记者 李智)本月8日,中国海警局公布的一则视频显示,中国海警船对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的菲律宾船只进行警示性水炮喷射。尽管中国海警船吨位远大于菲方船只,但中方在现场操作专业且克制。这其中,既有对中国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合法维护,也有对双边关系发展的考量和稳定地区局势的担当。
针对这起发生在中菲之间的事件,美国国务院却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罔顾事实,攻击中方正当合法的海上维权执法行动,为菲方非法挑衅行为站台背书。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这一做法是明目张胆地为菲方侵犯中方主权撑腰、打气,其图谋注定不能得逞。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主任张洁告诉记者,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但由于菲律宾一直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部分南沙岛礁提出主权声索,导致仁爱礁问题长期存在。实际上,中菲双方已经形成了一种“维持现状”的默契,而目前这种默契被打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对菲律宾的撑腰、打气。
张洁指出,南海问题是美国推动“印太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即通过炒作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基于规则的地区秩序”,从而在“印太”地区形成基于盟友与伙伴关系的安全网络,维护美国的地区主导权,对中国形成海上“规锁”。因此,从小马科斯上台后,美国加大了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以2023年5月小马科斯访问美国为契机,双方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美国加强对菲律宾军事现代化的支持,以及美国支持菲律宾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等方面达成“密切合作”。
毫无疑问,美国的介入导致南海问题的军事化、国际化、舆情化与司法化态势显著增加。
张洁指出,军事化体现在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增多,菲律宾的军事活动增多,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国家纷纷派军舰到南海;国际化是指南海问题成为国际媒体的热点,随着域内外国家对南海问题的干预,南海问题从一个地区性问题变成一个国际问题;舆情化是指南海问题成为国际新闻热点,而且形成了一套美西方主导的固化话语体系;司法化是指炒作南海仲裁案“裁决”以及片面解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此抹黑中国。
美国的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南海局势的稳定,使南海问题升温,破坏了中菲关系。同时,增加了南海海域发生意外摩擦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聚焦地区发展的合作议程。
分析其背后出发点,张洁认为,美国加大对华全面战略竞争是其既定战略。其中,“印太”地区是其在地区层面加强对华竞争的重点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干预会持续存在。而菲律宾方面,贴靠美国,加强与美国以及美国其他盟友的军事合作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对此,中国应有清醒的判断,应看到东南亚地区本身还有战略自主性,东盟对菲律宾也有一定影响力。当前,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以东盟版“印太战略”为主要战略,聚焦于经济发展,这是各国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也不想完全破坏中菲关系。
在此背景下,张洁认为,中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一方面要加强与菲律宾的对话与沟通,不放弃和平对话途径,同时要对菲划出红线;另一方面要有战略定力,控制南海问题的外溢效应,尽量避免双方采取经济制裁等手段;此外,要有底线思维,菲方动作仍有升级可能,中方应制定多种预案,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要坚决维护国家领土领海主权。
编审:蒋新宇 张艳玲
来源:中国网
新增用工陆续到位 北京邮政快递业加速恢复
“数据二十条”落地 千亿级数据要素产业链或迎快速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遴选年度10项农业科学前沿重大基础科研成果
张可盈《法医探案团》上演高光“眼技” 魅力十足网友直呼一秒沦陷
专访青年演员周航 航向梦想的实力派
《满江红》北京首映 张艺谋坦言各种类型融合难度大
《了不起的夜晚》好叫好笑 梁龙蒋龙献唱“行活儿”
“女生地铁上隔空收到不雅照”引热议 杭州近五年公布近两百条地铁色狼处罚结果
上海老旧小区惊现“神秘模块”境外诈骗号码“变脸”成本地固话
西湖边一商亭1年房租284万 景区:投资人对西湖旅游有信心,后续会监管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