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8月5日电 一串串深埋地下的人名,形成了一棵大树的根系,这是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图。该杂志日前发表的新研究利用基因技术帮助一些非洲裔美国人寻到黑奴时代的“根”,也再次揭示了那段黑暗历史。
2023年6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附近,人们扮演成南北战争时期的士兵,纪念黑奴解放日。新华社发(亚伦摄)
1774年至1850年间,美国马里兰州卡托克廷铁厂使用黑人奴隶。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从当地黑奴墓地中27具遗骸上提取DNA(脱氧核糖核酸),将之与“我与23对染色体”生物技术公司的基因数据库比对,确认超4万人与之有遗传关系。
论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学的非洲裔学者亨利·盖茨说:“这是使用科学工具解决非洲裔美国人长期感兴趣问题的例子。”
非洲裔美国人追寻祖先的意愿在美国小说《根》中有生动体现,但他们往往难以越过1870年这个坎,因为在这一年的普查之前,美国的记录中提到黑人奴隶时极少用全名,盖茨称之为美国黑人寻根路上的一堵“砖墙”。
“我们从不知道自己与这里的人血脉相连”,非洲裔美国人阿涅丝·杰克逊得知祖辈曾在卡托克廷铁厂劳作后来此探访并感慨。她是基因寻“根”的积极参与者,但本次研究出于隐私保护等原因尚未公开相关人群细节。
在虚无其史的深层文化压迫外,研究也显示,卡托克廷铁厂的黑人奴隶生存条件恶劣。一名可能十二三岁就死亡的男孩肩膀脱臼,还有一名15岁死者椎间盘突出。一方面许多遗骸体内含有高水平的铅和锌,另一方面因缺乏维生素D而患佝偻病的4岁以下儿童遗骸出现在多个墓穴中。
基因研究近来屡次揭示美国黑奴历史。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今年初刊登一项研究说,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一处墓地发现的遗骸源自黑奴,基因比对显示与西非海岸多地的人们有关联性。
美国霍华德大学非洲裔遗传学教授法蒂玛·杰克逊在《科学》发表的观点文章中指出,美国压迫黑奴的影响比过去认为的要恶劣得多,“心理和生理上的损伤在数个世代之后仍然清楚地呈现在表观基因组中”。
来源:新华社
党校学习期间仍受贿 贪污70万救灾款买车 陕西一县委原书记贪腐细节披露
重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倡导无症状不采样、不用药
宝妈自制家庭消毒区,一家四口全阴
德国副总理:德国天然气消费者明年仍要“忍受”高气价
三部门整顿艺考培训机构 排查各类涉艺考培训机构3868家
包青天系列又出新作《新包青天之蝶杀》1.18独播上线
《保你平安》,大鹏的喜剧进阶了
《人生路不熟》“槑(méi)头槑脑”预告公开 李宗恒张百乔惊喜亮相爆笑演绎“笨贼偷油”
香港名媛碎尸案今日再开庭,警方发现新证物,案件将押后至7月底再次提讯
《大桥小乔》:那个夏天,顽皮捣蛋与天真烂漫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