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宋琳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美国财政部本月18日发布了截至今年5月的最新一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国债正在被日本、中国和英国这3个最大海外持有方减持。今年5月,日本、中国和英国持有美债规模分别为1.0968万亿美元、8467亿美元和6666亿美元,分别较今年4月的持有规模减少了304亿美元、222亿美元和141亿美元。
具体来看,5月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环比减少304亿美元,减持规模为去年10月以来最大。中国仍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不过从去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且在截至今年2月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连续7个月减持美债。目前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正进一步逼近2009年5月时8015亿美元的低点。
日本经济新闻此前报道称,中国的美国国债持有额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规模,但在2019年6月前后被日本反超,目前排在第二位。由于贸易战,中美在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的对立加剧,这种对立正在扩大至金融领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中国对美债持仓量降至13年低点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主动净减持行为,另一个是负估值效应导致的持仓量被动降低。主动净减持方面,首先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债价格走低,为减少证券价格下跌的损失,中国有所减持美债;其次,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中国对美债等资产的安全性担忧有所增加。此外,美联储加息推动美债价格下降,负估值效应也会造成中国对美持仓量被动降低。
明明认为,在稳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美国对于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性在过去几年有所降低,中国降低对美投资的重要性或也有对美国金融制裁风险的考量。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在推动中国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度,中国对外证券投资预计将更加多元化。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奚君羊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在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虽然美元还是主要国际货币,但随着美国经济状况以及对外金融状况的变化,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以后美国对俄实施金融制裁,令多国开始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这些国家持有的美元不可能都以现金方式存在,购买美国国债便成为一种选择,如果持有美元的数量本身在减少,美债的持有量也会相应减少。
来源:环球时报
西班牙众议院批准包括废除煽动叛乱罪等法令的法案
COP15丨中方为推进“框架”磋商制定路线图
舞剧《红楼梦》15分钟票房100万 引爆泉城文化消费——努力打造演艺“大码头” 助推城市软实力大跃升
影力波 | 两部动物电影来袭,“大黄”和“赤兔”们的命运为何引热议
王玉雯王子奇“三搭”演爸妈,《你给我的喜欢》今晚腾讯视频开播!
中消协一季度受理投诉超30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超2.4亿元
律师谈“女子车位被霸停数月直接焊死” :不担责
劝购“外星人”神药?警惕新套路围猎老年人
金庸生前诉江南案终审宣判!“此间的少年”输了
“跨界无感”,长三角共绘一张“实景图”